English

高校学生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

1998-09-02 来源:光明日报 马晓雄 我有话说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学生工作是学校极其重要的工作,在面对市场的高教改革中,并轨招生、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等,无不对学校整体改革有着“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我们研究学生工作,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细节上,而必须把高校学生工作放到整个社会和高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去讨论。

在我们过去的办学模式中,学校用政府提供的经费办学,学生无偿参加学校提供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无偿使用所有的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甚至接受国家提供的生活费用。二者是利益共同体。而现在“交费上大学”的意识,学生同学校情感上的距离拉大。如果做学生工作的同志仅仅消极、被动地维持这种局面,那么学生工作在这场改革中迟早会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当前,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使一些同志养成了“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工作方式,虽然我们努力倡导“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但因为体制的原因,使学生工作有行政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将围绕育人进行,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后勤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学生工作者更应率先垂范,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具体一点讲,学生工作应该包含成才指导、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生活帮助、人际交流帮助、为教学服务、为生活服务等等。对服务的理解全面了,学生工作的位置摆正了,教育管理也就能更加入情入理、合情合理,学生也就会心服口服。

——思想教育要由注重灌输转为注重营造教育环境

无论高等教育如何改革,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随着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学校管理中班级功能的弱化,今后可能学生少有班级的概念,多有舍友、实验小组以及以兴趣为纽带的非正式小群体的意识。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将主要依靠“两课”来完成。而过去通过班级对学生实施的教育、管理可能难以发挥作用。学生工作适应这种变化,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要求,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各有进步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再要求所有学生都具有同等水平的道德标准和整齐划一的思想觉悟。二是从更高层次上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开设各种讲座、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热点评析、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扶持健康非正式群体、制约消极非正式群体(如同乡会)的方法,把强制灌输变为渗透和引导,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三是对学生在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层次上的不规范行为,充分发挥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作用,增加强制性,使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互相弥补、相得益彰,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日益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道德安全以及学校的校园管理,已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虽然心理问题原因复杂甚至一时难以廓清,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极端事件也难以避免。但学生工作者要树立责任感,注意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积累青年心理矛盾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误区,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要做有效的工作给予指导,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